為營造文明、暢通的道路通行秩序,切實筑牢師生平安上學路,嘉峪關市公安局交警支隊聯(lián)合市教育局、學校積極探索提升交通精細化管理工作思路,深入推進“警校聯(lián)動”護學崗模式,結合校園周邊道路交通情況,多措并舉開展“一盔一帶”交通安全教育。
強化秩序整治
優(yōu)化道路環(huán)境
交警支隊持續(xù)在校園周邊開展電動自行車專項整治行動,對中學生騎行電動車不佩戴安全頭盔,采取“整治+宣傳”相結合的治理模式,不定期在學校門口開展佩戴安全頭盔專項整治行動和交通安全進校園活動。采取“警糾校處”“校糾班處”的方式,集中曝光學生騎電動車不佩戴安全頭盔現(xiàn)象,形成警、校、學、家聯(lián)動模式,提高學生頭盔佩戴率。
同時,嘉峪關公安交警聯(lián)合教育部門,加強對教育系統(tǒng)內部教職員工的宣傳教育,落實學校的安全管理責任,對電動自行車不登記上牌、駕乘電動自行車不佩戴安全頭盔的教職工及時進行教育勸誡。
強化警力部署
啟動護學勤務
民警根據(jù)學校門前道路交通狀況,常態(tài)化設立固定的“護學崗”,按照“定人、定崗、定責、定時”的原則,科學安排警力在學校門前維護交通秩序,并增加校園周邊道路巡邏頻次,指揮疏導交通,護送學生過馬路,并提醒騎行電動車、摩托車的學生家長注意減速慢行,出行正確佩戴安全頭盔。做到交警護學與學生上學、放學同步,及時消除校園周邊交通安全隱患。
開展宣傳活動
提高安全意識
支隊宣傳民警深入轄區(qū)中小學校,開展“交通安全進校園”活動。通過PPT、播放警示教育片,發(fā)放宣傳資料等形式,向學生們講解出行騎電動自行車不佩戴安全頭盔、逆行,乘車不系安全帶、闖紅燈,在馬路上嬉戲打鬧、乘坐超員車輛等違法行為的危害性,并從正面給學生們講解如何防范風險,從而提高學生們“知危險、會避險”的自我保護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