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訪問甘肅政法網 今天是 2025年04月02日 星期三

隴南徽縣法律援助中心:為你“薪”出我“心” 保住勞動者辛苦錢

來源:甘肅政法網 責任編輯:張曦云 發(fā)布時間:2025-03-11
字號:A A    顏色:

忙忙碌碌的一年,能否順利拿到“工錢”,成為農民工兄弟的難心事。隴南徽縣法律援助中心積極提供法律援助,助力農民工討薪,維護農民工、新就業(yè)形態(tài)人員合法權益,不斷提升他們的法治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開辟綠色通道,讓討薪不再難。對于申請法律援助追索勞動報酬的農民工開通“綠色通道”,一律免予審查經濟困難證明,優(yōu)先受理、優(yōu)先審查、優(yōu)先指派,讓事情多跑路,讓農民工少跑路。去年12月以來,受理追索勞動報酬案件11件,其中3人以上群體性追索勞動報酬案件5件,涉及討薪農民工30余人。


圖片


開展耐性疏導,讓情緒不再激烈。法援中心工作人員熱情接待,為農民工端水倒茶,耐心傾聽,用法用情,認真解答,疏導情緒,引導他們通過合理合法方式解決問題,杜絕上門蹲點、無理纏訪鬧訪等行為。去年12月以來,接待農民工來訪咨詢40人次、電話咨詢50人次、網絡咨詢66人次,代寫法律文書15份,杜絕了因討薪引起的“民轉刑”案件的發(fā)生。


圖片


開展法律宣傳,讓討薪者樹立證據意識。務工人群中大部分是文化層次低、年齡偏大的農民,工錢被拖欠尋求法律幫助的時候,往往手中無欠薪證據,增加了通過法律途徑討薪難度。針對該情況,縣法律援助中心積極開展宣傳,就務工可能遇到的拖欠工資法律問題進行詳細的講解,開展集中宣傳5場次、網絡宣傳2期,受教育群眾達3000余人,為農民工討薪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圖片


開展對外協作,讓討薪者不再東奔西走。通過積極爭取,“1+1”中國法律援助志愿項目、“青年律師西部鍛煉計劃”兩大國家項目同時落地徽縣,司法部派駐外省先進地區(qū)2名律師和1名法律專業(yè)大學畢業(yè)生到我縣開展工作,縣法援中心咨詢受理窗口由原來1個變?yōu)?個,工作效率大為提升。對于行動不便的農民工,縣法援中心積極和外地法援中心開展協作,去年12月以來,開展對外協作2次,協助在外務工回徽的農民工討薪,減少異地奔波,節(jié)約訴訟成本。


圖片


開展“互聯網+調解仲裁”,為農民工當事人異地維權提供便利。縣人社局、縣司法局、縣總工會三家聯合印發(fā)《關于建立健全“監(jiān)察+仲裁+司法”勞資糾紛和法律服務聯動機制的通知》,建立聯合服務機制,助力農民工快速維權,減少異地維權成本。受理工傷案件1件、提供勞務者受害責任糾紛案件2件,讓務工過程中受傷的農民工安心維權。


圖片


圖片


進一步加強法律服務站點建設,為農民工提供“就近辦、盡快辦”便捷服務。依托已建成的縣級公共法律服務中心、隴南經濟開發(fā)區(qū)公共法律服務工作站、15個鄉(xiāng)(鎮(zhèn))級公共法律服務站,223個村級公共法律服務工作站,廣泛開展農民工法律咨詢、法治講座、法治宣傳等;依托縣級公共法律服務微信工作群、15個鄉(xiāng)(鎮(zhèn))級公共法律服務微信群,223個村級公共法律服務微信群大量轉發(fā)各類法律法規(guī)知識、調解案例、法院案例;31名村居法律顧問通過微信、電話方式為全縣223個村居開展農民工在線法律咨詢,為了方便群眾聯系,在全縣213村和10個社區(qū),制作公共法律服務公示牌223個,標明村居法律顧問職責、服務范圍、電話、微信二維碼等,建立健全空間上的法律服務全覆蓋,群眾有事到村頭公示牌上就可以找到律師的電話,或者在村及公共法律服務微信群即可得到快速解決。